2022-09-05 56
西北风拾泡子
◎ 孙玉玲
我的村庄孙家滩,近滩临海,得天独厚,出海打鱼,赶小海,海水养殖,也是“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”,给村民带来的实惠。
集体化时期,海区里有公社养殖,各个村里的养殖,一家挨一家,密密麻麻,让整个沿海区域里,到处漂浮着泡子,成为了海面上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养殖初期,用的是玻璃泡子,玻璃泡外面用稻甘草编成驴笼嘴形状的网扣,将泡子包住,按间距挂在一条粗粗的大绠绳上,养殖区就是由一条条大绠绳组成。风和日丽时,大绠上漂浮着的泡子,随海浪摇摆起伏,如一群群可爱的萌娃,尽情地跳着轻柔欢快地舞蹈;大风刮起,海浪将大绳掀来摔去,泡子也随着升入空中,再跌落水中,此时的它们就像受惊的野马,狂傲不驯,经过几个小时翻江倒海的折腾,那些临边角的,靠风口浪尖的泡子,终于挣脱了“缰绳”的束缚,离开了群体,开始了单枪匹马,逍遥自在地行走江湖。谁曾想,路漫漫,一路劈风斩浪,随波逐流,漫无目的地奔波,弄得它头昏脑涨。无依无靠,孤苦伶仃的它,后悔莫及,怀念起与兄弟姐妹手拉手那种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感觉。想着想着,一个巨浪打来,让它又翻了几个跟头,这时,它感觉脸撞到沙子上了,便揉了揉眼睛,只见自己已被风浪拍在了沙滩上,脚跟还没站稳的它,又是一个巨浪,把它又拖入水中,如受惊的鸭子般,在水中漂泊,翻腾……
我村的海岸线属东南向,刮西北风的日子,泡子就会漂到我村海区,这时,拾泡子的人就会赶来,将漂落在岸边的泡子,用绳子穿起,或用网包装起,运到了养殖场。
那会儿的泡子两角钱一个,但养殖是属集体的,只有养殖员能拾回来,归集体所有,如若个人捡拾,被抓到,不但没收泡子,还要开会批判,罚工分。即使是这样,平日里见不到钱的村民,还是有偷偷去拾的。白天一般不敢去,晚上乘夜色看不清,去碰碰运气。
我的一个同学当时有十五六岁的年纪,是家里的老大,很懂事,为了能让家里的生活好一点,他不顾天寒地冻,顶风冒雪,独自来到海边。本身就穿的单薄,冻得他瑟瑟发抖,还没拾到泡子,就听有人喊,来抓拾泡子的啦,同学听后赶紧往树林里跑,跑进树林老远才躲起来,惊魂未定的他,听树林里有“唰啦唰啦”的声音,让他惊恐万分,他壮着胆子往四周一看,原来是一片坟地,那些花圈,草纸,在夜色中如幽灵般,摇来摆去,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,撒腿就跑,跑了好一会儿,他既找不到上海边的路,也找不到回家的路,就在树林周边转来转去,转了整整一宿,也没转出去,又累,又饿,又冷,又怕的他,直到天亮,遇见路过的人,才把他领了出来。其实,他就在离路不远处徘徊。
实行承包责任制,海区被个体户承包后,那泡子也分不清是谁家的,拾泡子的村民自然不管不顾,大肆大扬地拾了起来。
海边拾泡子的人像赶集,来来往往的人很多,要拾到泡子也相当不容易。有时你看到了,别人也看到了,跑得快的拾到了,跑得慢的没拿着就不高兴,甚至吵架,大打出手的事也经常发生。为了能拾到泡子,好多人用胶皮做水裤,我们管它叫水衩,老远看到泡子,就下水用三齿(划地,倒粪用的工具)或木棍往上捞。拾到一个泡子甭提有多高兴啦。那年下过大雪后,海边浅水里的雪,有悬浮在水中如粥,有漂浮在水上如山,我们叫这种情况为糊涂絮。那天一位邻居爷爷正在水中捞泡子,泡子没捞到,又被风刮走了。那会儿,正赶上涨潮,爷爷只好往岸边走,走着走着,遇到了糊涂絮,那糊涂絮就像沼泽地,走进去出不来,眼见水没过了腰,吓得爷爷大喊,幸亏岸边的村民到养殖户家找来了大绳,木板,其中一个人踩着木板把大绳送了进去,爷爷把大绳系在腰上,岸边的人拼命往上拉,总算脱了险。回家后,爷爷惊吓过度,大病了一场。
我父亲也在拾泡子的队伍中,夜晚只要听到街门被风刮得“哐当,哐当”地响,就知道有刮西北风啦。等风刮一阵子后,父亲便穿上衣服,拿着他用汽车里胎沾成的水衩,放到网包里,套在三齿杆上,背在身后,沿崎岖小路,往海边奔去。
有时一宿拾不到泡子,空空而归,有时拾多了,来回在肩上背着太累,父亲就用绳子穿起来,放到岸边的船下边,等回家时,取回一起背回离村七八里路的家。其他拾泡子的人,也与父亲像似,拾几个背着累,就找地方藏起来。这让投机取巧的人钻了空子。有几个人,到了海边,不去拾泡子,专门到处寻找有没有藏的泡子。大伙辛辛苦苦拾来的泡子,都让那些没良心的缺德家伙偷走了。那天父亲回家说起此事,我听后非常难过,眼泪不禁唰唰地流了下来。我深知父亲拾到一个泡子那兴奋地心情,更知道父亲劳累一宿,拾到的泡子被人偷走那种无奈,委屈,失落的心情,让我好心疼。
以后泡子拾多了,父亲再也不敢藏起来了。他用绳子将泡子拴起来,绳子的另一头系在腰上,在浅水里借水的浮力,随走,随身拖着。待回家的路上,已累得精疲力尽。那次父亲背着泡子往家走,看到堆满厚厚积雪的沟坡上有一堆东西,上面被撒落着的雪花覆盖着,父亲走近一看,是一个人,下了他一跳,以为是冻死人了呢,他赶紧拍掉那人身上的雪,看到是我村一个拾泡子的老人。那老人背着泡子实在走不动了,就准备在沟边小憩,哪儿知道又累又困的他,依着泡子竟睡着了。
你若来到海边,看到一个个拾泡子的人,除了个头不一,身上都是穿的破棉袄,头上戴着仿军用帽子,基本是一个打扮,不说话,很难认出谁是谁。在这些人群里,其中有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,自从有男人拾泡子的那天起,她就像男人一样,行走在海边,直拾到近七十岁。她就是我们村有名的女汉子。
刚改革开放那会儿,她就带领全家,承包了一片海区,一大家子吃住在海边。在那万元户都少有的年月,她贷款七八万,投入海区。有人赞叹“一个女人家,胆儿真大,有魄力,了不起。”更多的人为她捏一把汗:干养殖风险大,属于发血财,搞不好会血本无归的。前些年,海区真的不给力,一年下来,连贷款的利息都不够还的,大伙儿也都跟着议论纷纷:败家老娘们,这么多饥荒,还不得愁死。过了几年,海区有些盈利,她又把钱投了进去,这会儿,全家人都反对,因为这么多年,儿女跟她干,连点零花钱都看不到,让他们觉得前途渺茫,没有出头之日。
这位头发长、见识同样不一般的老太太,凭着她的坚韧与执着,经过了十几年的奋斗,终于峰回路转,成为了致富路上的一位佘老太君。
那会儿,买一个新的塑料泡子需三块五至五块钱,回收一个旧泡子,需一块五角钱,老太太看着拾泡子的人,拾到的泡子还要背回家,她又想到了利人利己的办法,开门收泡子。刮风的日子,她家一宿亮着灯,屋里生着大火炉子,炉子上烧着水,有来送袍子的,老太太热情招呼,让他们围着炉子烤火,暖暖手脚,给他们倒上热水,暖暖身子。有时,海边泡子不多,拾泡子的人,也会到屋里暖和,听老太太讲南朝北国淘来的笑话段子,让那些在海边风雪漂泊着的拾泡子的人,有了避风落脚的港湾。
(图片来自于网络)
【作者简介】
孙玉玲,烟台市莱山区,农民,二零一五年拾起了久违了的笔,也试图把我经历过的,看到的,听说的一些事,记下来,写出来,伴随着残余流年,从中寻找开心,享受快乐。现为莱山作家协会会员,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,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,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几篇拙作。
壹点号烟台散文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fumao-chemical.com/post/sunyuling-sunyulingxibeifengsh.html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http://www.fumao-chemical.com/ 为 “2022世界杯买球app-世界杯买球网”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,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。
世界杯 2022-08-03
体育 2022-09-18
世界杯 2022-08-02
世界杯 2022-08-02
世界杯 2022-08-04
世界杯 2022-08-04
体育 2022-08-02
世界杯 2022-08-02
体育 2022-08-02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热点资讯 2022-09-20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